江岸区首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点启用 近百名公务员成为首批“考生”

现场采集考生图像信息

楚天都市报12月19日讯(见习记者国倩 通讯员杨国涛 胡蕴芬 王文静)身份证识别、指纹录入、现场拍照……19日上午,武汉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江岸区测试点正式启用,开展第一期公务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谌家矶街道、卫健局等20多家委办街道的近百名工作人员参加测试。

该测试点位于武汉市财贸学校堤角校区,上午9时测试准时开始。记者看到,现场测试按照流程有序进行,整个测试点共有10个测试间,并设有候考室、备考室等功能区域。语测点采用了严格的防作弊系统,不仅对考生的身份证信息、指纹、照片逐一进行采集,候考室和考室还采用单进单出的考试线路,避免了考试过程中泄题。

录入指纹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公平、公正、公开,专业性更强。”曾参加过“人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谌家矶街道办事处主任席迎表示,公务人员提高普通话水平对更好地服务民众具有重要意义。“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这不仅是应该履行的法定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的体现,更是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工作服务水平的一种方法。”江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语委主任蒋志耕说道。

测试间

“明年我们将向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提出申请,把像江岸区测试点这样软、硬件环境均达到高标准的测试点升级为‘测试站’。使它不仅能测试,还可实现独立接受报名、缴费等功能。”武汉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负责人肖素美介绍,国家公务人员普通话需达到三级甲等水平,“武汉市今年已有两万多人次参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人数较多,需求量大,此测试点的设立能方便江岸区公务人员、社会人员、职校学生等就近报考普通话水平测试。”

据了解,该测试点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市语委和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批准设立。在今年上半年试运行后,市财贸学校对该测试点进行了多次的整改和调整,为建设江岸区语测点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市测试站多次派专家和小组到市财贸学校指导语测点的建设,江岸区教育局也极其重视语测点建设,多方协调,为建设好区语测点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