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君逸 马浩铭 记者李勤
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有这样一群青年群体,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一线,成为筑牢防疫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贡献青春力量,主动投身单位、社区志愿服务,在疫情期间传递青年能量,诠释着“雷锋精神”…… 他们就是宜城市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们。
主动出击 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防控疫情,青年当先。调度员洪晨旭是青年突击队的“大队长”,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刻,为了落实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复工生产的各项保障任务,3月4日早上,她就和青年队员崔舜豪、杜敏杰制定了企业复工生产的健康“体检”方案。
宜城市万众纱业作为宜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销售大户,年均用电负荷达到5.6兆瓦,企业投产时,电力供应的稳定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态,万众纱业的10千伏棉纺线专线便成为志愿队的首要巡检线路。
洪晨旭为10千伏棉纺专线巡线
沿着棉纺线余73线路详细检查线路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树障、鸟害、架空线路弧垂等可能出现的故障缺陷进行勘察商讨,洪晨旭认真做好巡视记录,为企业复工做足准备。
2月15日,一场暴风雪致使多条线路故障,邓万联线就是主要受灾线路之一,在此次巡视排查过程中,洪晨旭建议重点聚焦居民较多的邓万联线三村五组支线,并主动联系了南营供电所主任乔博一同参加巡视。了解每条线路的状态,掌握开关的位置,对于调度员的科学调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磨难压不跨,奋起正当时!面对疫情的苦难,我们要使命在肩,奉献青春力量!”已经坚守岗位44天的洪晨旭,一直告诫自己要更加踏实地根植工作一线。
坚守岗位 值守疫情防控一线
公司青年志愿者苏高扬是社区青年服务队的“先锋力量”,为公共区域消毒、到防疫卡口协助测量体温、宣传抗疫防护知识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阿姨,您的健康码今天打卡了吗?”自从开展线上登记个人健康数据工作以来,讲解健康码的申请、提醒居民打卡登记便成了苏高扬在工作中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帮助更多的人,让爱延续下去。”在这一个月的志愿服务过程中,苏高扬深刻体会到了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陈思远为村民测温
“当所有人都为抗击疫情贡献出力量时,我们才会有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奉献绵薄之力,站好这班岗。”这是志愿者陈思远对自己的承诺。
陈思远参与天门市胡市镇东赵村唯一出入口值守已经第15天,值守点出现的一对老夫妇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原来这两位老人的姐姐刚刚因病过世,他们想要赶去距离隔离点300米外的亲戚家,吊唁过世的亲人。陈思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但一想到村外不远处,有一户家庭五人疑似病例还在隔离阶段,他立马就打消了让他们过去的念头,只能拿起了手机,帮忙拨通逝者家属的电话,希望他们用通话的方式互诉哀思。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作为值班点的工作人员,他要对全村百姓的生命安全负责任,立足岗位赋予的使命,手中这条隔离绳最终没有放下。
暖心服务 真情帮扶困难群众
肖丽自从疫情暴发前返回安徽老家,在解除14天医学观察后便主动报名参加蒋湖村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
肖丽了解贫困家庭状况
在村卡口点参加防疫监测过程中,肖丽了解到,村里有几户家庭因病致贫,疫情期间更是没有生活来源。虽然自己患有心肌缺血及先天性白内障,还有中风的父亲需要照料,家庭情况也比较困难,但考虑到特殊时期,她还是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家庭。
3月5日一大早,肖丽便将2000元现金郑重地交给了蒋湖村村委,“其实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度过难关。”肖丽这样说道。
青年志愿者马浩铭在参加社区服务时得知自己负责的居民楼有几户特殊群体,他便充当起“爱心联络员”的角色。马浩铭对6楼身患残疾的罗女士,5楼独居老人李大爷都做了详细记录,除了社区安排测温、送药送菜的任务,还主动上门询问、电话沟通,义务维修灯具和宣传网上缴费,让他们在疫情期间不再孤单。
马浩铭为残疾居民送爱心蔬菜
下午3点20分,马浩铭便前往小区35号楼对社区特殊群体进行帮扶活动时,身患残疾的罗女士一个小小举动让他深受触动。在马浩铭即将离开时,罗女士用不太灵活的躯体深深的鞠了一躬,还说了声,“感谢志愿者!你们辛苦了!”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宜城市供电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正用务实的工作态度将责任落实在工作中,正以实际行动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正用责任心、爱心彰显新时代青年的新担当新作为。
(编辑:李勤 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