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疫情】特殊的岗位 别样的妇女节

通讯员赵静记者李锋

守土人人有责,抗“疫”不分男女。面对疫情,“12345”政府热线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积极投身战斗,24小时倾听群众呼声,为民答疑释惑,疏导社会情绪,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不打烊,紧绷防控之弦不放松,成为抗疫前沿阵地上一群敢打硬仗的“铁姑娘”,为今年的三八妇女节赋予了别样的精彩。

全员上阵不退却

从接到第一个群众涉疫情来电开始,12345热线便第一时间进入了应急状态,“铁姑娘”们均带上口罩开启了工作模式,从年三十开始没有一天休息,全力确保“热线不中断、服务不掉线、质量不下降”。为保证当天诉求当天办,热线开启“超快速处理通道”,所有涉疫情工单24小时之内必须办结办好。截至3月6日,累计接收涉疫情工单1192件,目前已全部办结,完结率100%;通过“鄂汇办”APP和“湖北省居民健康网上登记系统”收集涉及我市新冠肺炎疫情线索49条,均已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镇办核查落实。

姐妹搭档齐发力

危难时刻,方显12345服务人民的本色。疫情期间工单量较同期成倍增长,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形势严峻,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娘子军”没有丝毫退却,更不容半点迟疑,纷纷舍小家为大家,无条件听从指挥。她们两两搭档轮班每天不间断工作,由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政策措施发布调整更新较快,无形中增加了工单督办难度,当班的平均每天要处理工单30余件,电话反复沟通百余次,但没有人叫苦叫累。黄宙文家中尚有两岁幼儿需要照顾,没有一句怨言;刘雪丹喉咙嘶哑了,仍坚守着岗位;张高莲、贾文靖家中孩子感冒,也没提出请假。巾帼建功展风华,真情服务暖人心,正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彰显着特殊时期的热线速度和热线温度。

架起干群连心桥

叮叮叮……求助电话又响起来了,“你好,我姓莫,是一名癌症患者,每隔三天就要去襄阳中心医院透析一次,已经3天没透析了,今天必须去,现在207国道不让通行,怎么办?”“莫先生,您先别急,我们来想办法。”挂断电话,热线负责人潘卫华同志就开始安排,一方面她分别与卫健、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沟通,建议立刻安排人处理,一方面致电莫先生,及时告知处理进度,安抚其焦急、紧张的情绪,最终在各方协调下莫先生得以放行,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柔肩担重任,巾帼显担当。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她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起服务社会、倾听民声的政治责任。一方面,用心处理好涉疫情的每一件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群众,消除群众心里的恐慌;另一方面,每日将涉疫情工单分类数据和办结情况向市防控指挥部报送,助力市指挥部迅速应对疫情动向,打好政策补丁。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