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记事(29)】辽宁援宜医疗队马波:“宁宜”一家亲

时间的脚步真快,转眼我已来到宜城这座美丽的城市17天了。回想我们辽宁援宜的43人和宜城市人民医院的战友们共同战斗的每天,感觉人生真是很奇妙,也许没有这场疫情,你、我、他不会熟悉,更不会在并肩战斗中结下非同寻常的友谊。

记得2月18日刚进宜城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那会,看着一个个因连续作战31天,明显身心疲惫的身影,感受到她们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我暗暗在心里说,宜城的战友们、兄弟姐妹们,我们来了,你们可以休息一下了。

在宜城工作的每一天,我们都有感动。生活上得到了宜城市委、市政府无微不至的照顾,宜城市委书记郭静、市长严广超多次看望慰问我们,及时了解解决我们在宜生活中的困难,感觉来到宜城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宜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刘再伏主任、李华护士长在护士排班、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上多次和我们交流。当得知我们听不懂患者说的宜城方言时,护理部童志荣主任立即安排2名护士,保证了我们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让我们在给患者做治疗时更加顺畅。

为了让我们“打胜仗,零感染”,我们的领队朱芳院长亲自检查我们防护服穿脱,直到人人过关。为防止感染,我们26名勇敢的护士姐妹在来宜第二天主动将长发剪短。为能在隔离病区坚守6个小时,她们穿上纸尿裤,防护服、隔离服、护目镜、面屏、2层手套、3层帽子、2层口罩、3层鞋套,还没到病房,汗水已经顺着脖子流淌下来。长时间在病房做治疗操作时,护目镜上全是水汽。但我们没有怨言、没有退缩,尽心尽力做好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操作。

重症患者的管理考验着护理队伍的技术水平,记得病房最危重的患者,上无创面罩需要固定,患者的长卷发影响固定。我和郑立敏护士长毅然冲进隔离病区,患者很肥胖,又是带机状态,神志模糊,不能配合,所以用时30分钟为患者理了一个平头。当监控镜头前医生们提醒:“主任、护士长,在病房停留时间太长了,赶快出来。”但在做处置的过程中,我们没想那么多。

和湖北2、3月份的天气相比,与当地医护人员的交往更让我们心理温暖,记得刚来时防护物资紧张,护士长马上拿出自家护士通过朋友渠道在迪拜购买的3M、N95口罩,分发给我们,让我感动了好几天,在这种血浓于水的交往中,彼此的心靠的更近了。

目前,我们参与救治的24名宜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均康复出院,特别是4名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的患者也已经出院了,宜城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的确诊病例已“清零”,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宜城的战友们,让我们共同迎接春暖花开那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