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爱民
在南营办事处这次疫情防控中,在217省道五连段,经常可以看见一个一拐一拐急匆匆的身影,他就是五连村党支部书记屈玉飞。这个只有34岁的村支书被群众称为年轻有担当的“小书记”。
屈玉飞(右一)在向襄阳市督导组领导汇报工作
五连村紧邻217省道,是南营办事处最大的村。全村有13个组、1267户、5647人,村内有72个巷、82个拐,也被誉为“巷子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南营办事处要求“封N留一”实行封村封路,严格管控人员流动,切断病原体。五连村南北通透、又有五个村紧邻省道,管控难度可以想象。很多村组干部为去年刚上任的屈玉飞不禁捏了一把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就是一头拱地也要守住一方平安,不然就愧对组织和群众信任。”屈玉飞与自己暗暗较劲。一天半时间,他带领村组干部一口气完成了19个主要路口的封路。
村组防控工作重要的是防。自从封村那天起,他就像闹钟上了发条,根本停不下来。他把喇叭架在自己车上,每天在13个组来回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检查村民体温检测和公共部位大消杀情况,不放过一个死角。封村实行24小时值守,他带头参与,白天检查防控工作,晚上参加卡口值守。值守点,起初没有帐篷,他就在车上放上被子,和值守人员轮流休息。一连一个星期,吃睡在卡口。53岁的村党支部委员梅方奎等村组干部,实在看不过去,怕小书记累坏了,他们主动请缨,参加夜晚值守。2月中旬,由于长时间劳累,屈玉飞的右脚扭伤,他轻伤不下火线,每天一拐一拐的奔波在村组防控一线。驻村的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刘立军称赞道,有屈玉飞这样的铁人,五连村一定会打胜仗。
封村不封爱。毕业于武汉工贸学院的屈玉飞,在外打了两年工,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家乡,立志为家乡做点贡献。疫情发生后,他对从武汉返回的143人和外地返回的157人,进行了逐户走访,为他们送去了健康大礼包,实行村组干部包人。他带着村医为村里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每天两次检测体温。他每天心里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弱势群众。四组五保户周承明疫情期间,突然双腿不能站立,联系不上医院车辆,他就用自己的车送老人到中医院去治疗。低保户屈金贵,患有肺结核,春节期间无钱买药,屈玉飞掏出300元钱送给老人,让他治病。送病人到市区就医、帮助村民代购、解决村民蔬菜销售难等,屈玉飞不是在村组巡查的路上,就是在村与市区往返的送医路上。他说,非常时期,关键时刻,更能彰显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在这次战“疫”中,南营办事处5647人的五连村没有一例确诊病例。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屈玉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一方面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组织春耕生产和植树造林。他用那不停息的奋战精神,续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