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书记领办”推动临港经济“破题起势”

通讯员朱忠仁报道:近年来,宜城市聚焦中心大局,强力推进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为积极融入襄阳都市圈协同发展大局,打造汉江流域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以着眼全局的高度加强战略谋划,理清引才思路。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支持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等2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战略布局,聚焦临港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专班赴重庆、山东等地调研,谋准谋实港区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专题调研报告获襄阳市委领导签批肯定。建立“书记领衔、项目攻关”机制,将临港区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成立由市委书记牵头、市委党建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抓总、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专班,确保责任上肩、任务上身、工作上心。坚持“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绘制港区紧缺人才招引作战图,市委书记靠前指挥,多次现场办公、现场调度,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以才聚业兴的广度引进专业人才,夯实关键支撑。广聚青年英才,连续2年赴武汉高校举办校园推介会暨临港经济区专场招聘会,聘请招才大使、城市推介官,向宜城籍学子和企业家广发“招募令”,引进人才团队5个,高素质、专业化人才60余名。与湖北文理学院就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事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临港区选派1名“博士服务团”成员,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为临港集团和宜城电厂、长泽船舶重工等港区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余名,煤炭储备基地竣工,智慧绿色船舶建成投产,小河港年吞吐量达150万吨,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以敢于创新的气度培育技能人才,筑牢产业根基。打破政策限制在全省跨区域推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联合办学,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技能人才。组织参与“鄂有绝活”“港航杯”等劳动技能大赛10余场,斩获集体和个人佳绩30余个,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热情。以训提能强本领,增加港区职工在各类评优表先中的比例,2个集体、2名个人获“两优一先”表彰和“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组织港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高企培训,开展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50余场次,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百人次。

以心换心的温度传递爱才热情,营造最优生态。将临港区产业人才纳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对象,组织6名专家人才参加健康体检、休假疗养。释放“1+3”人才政策红利,为高层次人才发放生活补贴50余万元。新建人才驿站,为赴港创业求职者提供免费住宿24人次。对在港区重大项目一线担当奉献、实绩突出的干部人才,在职务调整、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为港区人才协调解决住房、家属随迁等“关键小事”10余件,举办交流联谊活动5次,“夏送清凉”慰问高温作业职工120余人次。

一审:张阳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

楚贡酒业开启赠美酒助力宜城学子金榜题名活动。

详询0710-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