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锦旗映担当 法援润民心

通讯员冯瑞娇 潘傲秋报道:“多亏了法援中心,我才能这么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近日,受援人邱某某将一面绣有“法律援助似明灯,照亮弱势维权路”的锦旗送到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表达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由衷感谢。这面锦旗,正是该中心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

畅通咨询“连心线”架起群众维权“第一步”

“没想到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咨询法律问题!”前来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咨询的张阿姨感慨道。为破解群众“维权难、咨询远”的痛点,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构建“窗口+电话”双轨服务体系,上半年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321人次,覆盖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赡养继承等多元场景。从“面对面”答疑到“线连线”解惑,从法律条文解读到维权路径指引,工作人员以“专业+耐心”为群众架起“法治桥梁”,让“有困难找法援”从口号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织密应援“保障网”守护特殊群体“权益线”

“农民工讨薪难”“老年人维权无门”“未成年人权益受损”……这些群众最急最忧的“关键小事”,始终是法律援助的“主攻方向”。上半年,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聚焦特殊群体需求,以“应援尽援”为底线、“应援优援”为追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6件,覆盖未成年人44人、老年人39人、妇女18人、农民工64人、残疾人3人,用“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为弱势群体筑牢权益“防护网”。其中,为行动不便的受援人提供上门服务2次,为64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96万余元,用“真金白银”兑现“血汗钱不容拖欠”的承诺。

严抓质量“生命线”提升服务效能“加速度”

“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严格落实“一季度一评查”制度,上半年发放案件补贴及评查补贴13万余元并全程公示,既以“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更以“正向激励”调动律师与法律工作者的承办积极性,推动形成“比专业、比效率、比服务”的良性生态,确保每一起法援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良心的检验。

从邱某某的护工讨薪案到64名农民工的“血汗钱”追回,从咨询窗口的耐心解答到田间地头的普法宣传,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用一次次“精准滴灌”的服务,让法律援助从“纸面政策”变成“身边温暖”。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

楚贡酒业开启赠美酒助力宜城学子金榜题名活动。

详询0710-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