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赓续三大精神血脉,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大别山的烽火硝烟、长江岸的抗洪画卷、抗疫前线的生死竞速、支点建设的奋进鼓点……荆楚大地始终奔涌着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洪流。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深邃的精神指引。这三大精神,是镌刻在荆楚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图腾,更是我们劈波斩浪的力量根基。

以大别山精神筑牢信念之魂,挺起担当铁骨。“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是革命年代湖北人民用热血与生命熔铸的精神灯塔。黄麻起义的旌旗猎猎作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奇袭石破天惊,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儿女始终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系。今天,建成支点的征途同样需要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面对科技攻关的硬骨头,要有勇当前锋的闯劲;面对区域竞争的独木桥,要有团结奋斗的合力。把大别山精神融入改革发展实践,就是要让每一份担当都充盈家国情怀,让每一次攻坚都彰显使命自觉。

以抗洪精神凝聚团结之劲,筑牢发展长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是湖北人民与江河较量中淬炼的智慧与精神。1998年夏,人民子弟兵奋力抗洪抢险,誓死保卫长江大堤 ;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闻汛而动,勇敢向前,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每当洪水咆哮,荆楚儿女总能手挽手、肩并肩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长堤。如今,建成支点面临的浪涛从未停歇,产业升级的阵痛、生态保护的硬仗、民生改善的重担,都需要我们延续这种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精神。无论是政企协同破解发展瓶颈,还是城乡联动推进乡村振兴,都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在风险挑战面前站稳脚跟,让发展的堤坝更加坚不可摧。

以抗疫精神激发奋进之智,跑出先行加速度。“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是湖北人民在生死考验中书写的时代史诗。2020年初,武汉按下暂停键,白衣战士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昼夜值守,千万市民守望相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夺取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告诉我们,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扬舍生忘死的拼劲;越是挑战严峻,越要秉持尊重科学的理性。在建成支点的赛道上,“中国光谷” 啃下芯片研发的硬骨头,长江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武汉新城的蓝图一步步变成实景,襄阳、宜昌的协同共进......这种不服输、不止步的奋进姿态,让湖北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速。

大别山精神的信念之光、抗洪精神的团结之魂、抗疫精神的奋进之智,三者构成湖北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股精神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交融,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伟力。从革命老区的振兴蜕变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崛起,从自贸试验区的大胆探索到民生领域的持续升温,湖北正以三大精神为笔墨,在新时代的考卷上书写着建成支点的精彩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