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刘保友是宜城市孔湾镇钟岗村的贫困户,因病致贫的他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总工会、当地镇村干部的帮助,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近日,笔者来到孔湾镇钟岗村5组刘保友家,刚好遇到他把羊从附近的山地赶回羊圈,和他交谈中得知,今年,已出售成年羊及羊羔70余只,成年羊存栏140多只,每年仅售卖小羊羔一年的净收入可达到五六万元,过得忙碌又幸福。
“以前家里是种地的,因得心脏病的原因,医生建议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家里生活一度陷入困难,重压之下,经过再三考虑,全家一致决定养羊”,刘保友说。“由于缺技术、缺资金,羊群不小心传染了布病,羊群的死亡加之治病花费了不少资金,损失惨重。虽然遇到了 发展瓶颈,但我没有灰心丧气,相信只要自己肯吃苦肯费力,日子总会慢慢变好的。”
在知晓这一情况后,镇村干部主动上门入户,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他发展养殖业,包保单位宜城市总工会为他送去了种公羊一只。市总工会驻孔湾镇钟岗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梁体勇说“经过走访了解到刘保友本人患有心脏病,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家里养了二十只羊, 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市总工会和村镇两委班子一起研究,经过与刘保友多次沟通协商,最后决定做大做强养羊项目,并制定争取三年脱贫规划。”
针对刘保友的情况,市总工会和镇村干部因地制宜,通过产业扶持和低保解决他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成功办理5万元扶贫贷,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并积极与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联系,对羊畜进行血样采集,指导其开展全面消毒灭源工作,提供种羊和养殖技术指导,使他从20只羊发展到现在的140多只,已具有规模。刘保友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政府帮扶救济了不少,各级干部、包保单位经常上门看望鼓励,打电话询问情况,尽心尽力为我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养殖羊的同时,他流转了20余亩田地,种植黑麦草等为羊群提供饲料,每年仅售卖小羊羔一年的净收入可达到五六万元。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国家扶贫政策,刘保友摆脱了贫困。刘保友说:“国家政策好,只要我们自力更生,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刘保友邻居也说:“刘保友有上进心,肯实干,作为邻居,我们经常帮助他做一些生活中他不能做的体力活,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过上好日子,早点脱贫致富。 ”
在采访中,刘保友告诉记者,现在养羊也走上正轨了,有了经济收入,自己更有信心了。下一步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家庭收入,凭自己双手养活一家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