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尚东通讯员汪灿灿
重点产业服务中心政协联络组组长王大刚今年已经59岁了,2019年,接到驻村扶贫工作任务后,他带病投入扶贫工作,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站好最后一班岗。
流水镇岗家沟是一个距离市区比较偏远的移民村,仅有人口125户481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7户145人,占比将近四分之一。
进驻岗家沟村后,王大刚全身心地投入扶贫工作。由于贫困人口多、工作难度大,经常饥一餐饱一顿,再加上年纪偏大,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天都需要吃药打针,妻子怕他身体吃不消,便多次找到中心领导,表达了想一起参与扶贫的意愿,王大刚就成了唯一一名带着家属来扶贫的党员干部。
低保户闫李成的老伴和儿子都去世了,儿媳改嫁,只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去年孙子考入大学后,又为学费犯难。王大刚得知情况后,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利用参加“两委会”的机会在会上发起募捐,募集到善款2万多元,解决了孙子的上学难题。王大刚还与园区某企业联系,企业承诺孩子大学毕业后可直接到公司上班,彻底解决了他家的后顾之忧。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岗家沟村贫困户种植的毛桃、梨子、西瓜滞销严重。王大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挨家挨户到园区企业推销,大家被他执着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出资购买,共销售毛桃14600斤,西瓜36000斤,梨子1200斤,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晴天像把刀,雨天一团糟”,是岗家沟村的真实写照。看着群众浇地还要到两公里外的堰塘取水,王大刚动员村委会拿出帮扶单位之前拨付的6万元帮扶款,到自己单位筹集3万元扶贫资金,协调流水镇配套7万多元,计划在岗家沟村两个山岗上修建8个蓄水池,垫辅7.5公里的机耕路,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工,正有序推进。
“虽然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看着岗家沟的群众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老党员王大刚坚定地说。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