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猴镇:山更绿 水更清 “乡村游”更火爆

记者李勤通讯员宋国江 谷加布报道:8月10日,离红心猕猴桃成熟还有20多天,刘猴镇党委书记杨丽早早就把信息发布到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线上预售。同时,她到党畈村、黄金村、新垱村猕猴桃基地,现场拍视频发朋友圈,线上线下宣传,盛邀游客进山采摘带货。

如今,每逢双休,每到各种特色农产品成熟时,处在深山的刘猴镇,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摘乐趣,观青山绿水美景,赏美丽乡村风貌,追寻红色记忆,吃特色农家饭菜……山区乡村游已经火遍宜城及周边县市。

近年来,刘猴镇党委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决策,着力开发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千姿百态美化庭院乡村,拾起红色文化记忆景点,走三产融合发展道路。2019年,该镇荣获“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围绕“乡村游”,着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把握山区特色,围绕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实施“一村一品”,着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全镇形成了钱湾村的200亩大棚蔬菜产业园,党畈村的百亩樱桃产业园,陈湾村的千亩柑桔产业园,长乐村的百亩桃园产业园,黄金村的百亩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前程村的千亩石榴产业园,石河村的百亩四季瓜果采摘产业园,杨湾村的300亩吊瓜产业园,胡坪村的300亩葡萄产业园、3000亩葛根产业园,小南河的百亩有机茶产业园,刘猴村的百亩香菇及深加工产业园。

此外,桑甚、李子、杏子、桃子等,也都小具规模。让山区刘猴一年四季有花果观赏,春夏秋冬有特色农产品可采可卖,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体验采摘。

围绕“乡村游”,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不盲目铺摊子,着力从村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庭院创建入手,在全镇范围内展开“大扫除”,彻底清除“脏、乱、差“。先后关停生猪养殖场70多处、采石场8家,农户改厕16000多间,修建乡村民居绿化带近20万米,配备大小圾桶500多只,使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

围绕“乡村游”,全力打造红色景观。刘猴镇曾经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931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三军七、八师主力和红九师在刘猴集胜利会师。并在刘猴集镇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期间红军挖掘了“会师井”、创建了“红军堂”, 红色革命遗迹多。面对这些红色遗迹,刘猴镇着力打造红色景观,先后修建了“红军街”、 “红军亭”、“红军广场”和“会师井”等红色景观,红色旅游氛围浓厚。

特色农产品多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来了,山区的“乡村游”火了。围绕游客吃喝玩乐,农家乐餐馆、休闲垂钓园、民宿宾馆、汽车出租等一大批休闲农业项目应运而生,也让一大批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截止目前,刘猴镇特色农业规模种植户已发展到300多家,种植面积达28500亩,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休闲农业项目发展到450多个,增加创业就业岗位2500多个,年接待游客有望达到50万人次,全镇农民综合收入近5亿元。

(编辑:刘毅  责任编辑: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