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飞飞记者张延朝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奋起抗击,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凯歌。其间,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为人民群众做出了表率。宜城市湖畔社区党支部书记黎发斌就是其中之一。近两个月来,他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和居民,为保护一方平安不懈地奋战着——
筑网,强化防控队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晚,社工委紧急会结束已是凌晨2时。接着,黎发斌通知支委和社区干部集中,商定本社区的防控方案,并决定起草《致社区家人的一封信》。《一封信》不仅宣传疫情和防控知识,并且将防控责任人和社区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告知居民,以便彼此之间互通信息。
黎发斌(左二)与社工委、临时党委领导检查卡口情况
黎发斌深知,摸清“家底”是抓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他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组织辖区的“双报到”人员进入楼栋、住户,在开展防疫知识、政策宣传的同时,对社区内的住户进行地毯式排查。3天之中,摸清了辖区1117户、2599人的基本情况,并掌握了外地返宜386人、其中武汉145人的相关信息。
2月4日,市委决定在社区成立临时党组织,黎发斌积极配合临时党委,确定了38名楼栋长,建立了45个微信群,将防控工作覆盖到每个小区、每个楼栋、每户居民。同时,注重发挥各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干部、干部带群众。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湖畔小区得到充分发挥。
明责,夯实防控责任
排兵布阵,讲究的是责任明确、分工细化。战“疫”面前,黎发斌与临时党委书记屈广俊多次琢磨,出台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岗位职责的制订,让大家各负其责、行之有责、行之有据。
这些职责包括:临时党委发挥统揽大局的作用,和社区支部一起分析研判防控形势,协调和解决防控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临时党支部组织双报到人员、志愿者,开展小区值守、消杀和居民的稳定工作;楼栋长承担防疫政策、知识宣传,收集居民物资采购信息并配送到户,排查并上报住户发热、返乡和外出务工人员、车辆等情况,等等。从而,形成了临时职务认真做、党员干部争先做、广大居民配合做的防控态势。
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2月5日,湖畔小区12栋一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市防指决定对其所住的居民楼实施封闭。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黎发斌,与市供销联社主任徐全兵一道,“全副武装”地走进这一高危区域,组织人员进行环境消毒,收捡每家生活垃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使该栋顺利地实现了封闭。
天有不测风云。2月23日,黎发斌的母亲突发冠心病,住进了小河镇卫生院。因忙于防控工作,他只能让母亲继续“独居”。两天后的2月25日中午,医院打来电话说其母病危、正在抢救。黎发斌暗叫“不好”之后,立即向上级请假赶赴医院。当天下午1点许,他的母亲含泪离开人世。在简单处理母亲后事后,黎发斌又迅速回到防控一线,遗憾与愧疚只能埋在心中。
创新,拓宽防控途径
湖畔社区下辖1117户(实际入住987户),居住人口2599人,人数多且城乡人员杂居,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到小区检查值守情况
有鉴于此,黎发斌会同社区临时党委,推出了“12345”管理模式,即:织密一张联防联控网络,构建 “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单元楼栋(党小组)”的防控网络;建立高素质党务干部和“双报到”党员、志愿者两支防控队伍;细化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和单元楼栋长职责;守好临时党委主阵地和基础信息摸排、卡口防控、信息传播等四个阵地;开展五项暖心服务,形成团结、密集、严格、牢固的疫情防护网。
战时的宣传鼓动工作必不可少。2月6日,黎发斌安排建立了社区宣传微信群,在各临时支部宣传委员、临时党委成员全部进群的同时,邀请本市的资深记者加盟指导。宣传工作群在宣传与组织群众、推广辖区经验和先进典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后有20余篇稿件,分别被人民网、经济日报、湖北日报、凤凰网等媒体采用。
此外,在黎发斌的倡导下,疫防消杀中在电梯内外置放抽纸及垃圾桶,有效隔绝交叉感染;发挥互联网+物资配送,让各小区业主居家安心;率先在宜城组织录制太极拳、广场舞和广播体操视频,引导居民在家中健身减压,等等。
方法的创新及效果,曾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肯定。2月10日,市委书记郭静防控工作时,对湖畔社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12345工作法”先后被宜城防指、汉江创客和党员生活网推广。
合力,共创抗疫美篇
对于湖畔社区取得的防控成绩,黎发斌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说起社区的好人好事,他如数家珍——
64岁的宋大爷和老伴居住在翠湖小区,由于对疫情恐惧,大白天也把防盗门反锁。小区临时支部书记任海波便主动将其作为自己的包保对象,坚持每天上门与之交谈,了解老人们的需求,并为他们采购生活物资,让老人们倍感温暖,心情也逐渐变得开朗。
自从抗击疫情开展以来,社区干部李文东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了节省时间,他吃住在社区办公室。原来的伟岸帅哥,现在瘦了一大圈,以致皮带也更换了。
陈女士的儿子在上高三,疫情的肆虐使其子不能去学校接受辅导,只好在家中自学。2月7日早晨,家里的笔和纸用完了,这可急坏了陈女士,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业主群求助。临时党支部委员张才锋回应后,就戴上口罩走出小区。由于好多商店关门,在离小区3公里的一个偏僻小超市,他终于找到了需要的文具。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援助,成为湖畔社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湖畔社区的许多干部群众说:我们社区之所以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关键是有一位会掌舵、善管理而又无私无畏的领头羊——黎发斌!
(编辑:刘毅 责任编辑: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