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树立先进模范标杆,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宜城市组织开展了“宜城百佳”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积极推荐和报名,涌现出一大批比思想、比作风、比技能、比实绩、比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奋发向上,广大群众埋头苦干、激流勇进,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根据评选结果,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被评为2019年度“宜城百佳”的龚明等100名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从今天开始,宜城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宜城百佳”事迹简介,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向受表扬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盯“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奋力谱写宜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期推出“宜城百佳•文化传承人”事迹简介,敬请关注。
李长甫,男, 70岁,中共党员,宜城市梨园春艺术团导演。当过兵,曾拜唐河著名艺人白连艺为师,学习唱,念,做,打艺术,曾在南阳市白河曲剧团、山西省翼城县曲剧团任书记,兼职副导演。1987年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宜城,时任玻纤厂技术厂长。1993年辞职和妻子创建民营剧团,广泛流动在宜城各个茶社,广场巡回演出,2000年被“夕阳红”聘为业余演员,排演了《货郎下乡》《起解》《赶脚》《三字争父》等舞台演出。2017年被宜城市鄢城办事处梨园春艺术团聘用担任导演,成功的在宜城各个广场演出了曲剧全场大戏《薛定山征山》、《鞭打芦花》、《赶脚》、《王莽赶刘秀》及大型古装连台戏《双明珠》(连续剧七本)等。近几年配合各级党委,宣传党的政策,编导了小豫剧《宜城人民欢迎十九大》、《落实十九 宜城变化大》、宜城花鼓戏《八个大好逛宜城》,落实棚户区改造的专体节目《拆危房,住豪宅》等节目,深受领导的好评和市区人民的欢迎。
郝庆华,男,中共党员,57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油画。近年来,由我市宣传部、文联多次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他都是充当主力队员,并克服腿脚行动不便的困难奔赴在10个乡镇之间,在每个文化墙上都留下了他精美的杰作,通过这些画把宜城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传送到了老百姓的心间,把党对农民要说的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履行了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品有军魂系列之一《5.12生命线》,军魂系列之二《子弟兵》,军魂系列之三《特种兵》,军魂系列之四《穿越》以及《大山烟民》、《汉江边上妈妈》、《披巾少女》、《 兰衣少女》等,部分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大型展览。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张自忠》《血战长山》《五师突卫》等,被我市纪念场馆存列。
熊章友,男,60岁,中共党员,农民作家,雷河辛常村人。出版有长篇小说《断碑》(长江文艺出版社),中、短篇小说若干篇部,分别在《当代作家》、《长江文艺》、《芳草 潮》、《汉水》等纯文学期刊发表。其中《断碑》获第三届“长江杯 网络小说大赛 农民作家赛区”冠军奖项(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短篇小说《碰瓷》获“孟浩然文学奖”。
田燕,女,43岁,中共党员,三级演员,襄阳花鼓戏剧团副团长,师承宜城兰花筒第四代传承人刘道成,现为第五代传承人。她始终秉承艺无止境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默默奉献戏曲舞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从最初的跑龙套,到担任戏剧中的小角色,点点滴滴地积累。从1996年《荆钗记》中的婆母娘,1997年《马蜂庄的姑爷》中的丈母娘到现代戏《丑嫂》中的丑嫂,再到《任长霞》中任长霞b角,她逐步得到了老师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2014年表演花鼓戏《杀庙》获襄阳地方戏表演一等奖,2017年花鼓戏《逼休》参加第三届湖北地方戏展演。还参加了诸如每年100余场“送戏下乡专场”、“招商引资专场晚会”“建国6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慰问移民演出专场”、“建党90周年晚会专场”、“最美宜城人颁奖及新舂晚会”等活动的演出。
何志汉,男,69岁,群众,宜城市文艺创作室退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宜城宋玉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在挽救、传承和弘扬宜城快板、宜城的抗日文化、宜城兰花筒、宜城小曲、宜城花鼓戏和湖北荆州花鼓戏、宜城民间故事、宜城宋玉文化和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上,行动早,坚持久,作品数量多,几十年如一日地笔耕不懈,退休不休,竭诚奉献,创作出了《卖袄》《爸爸不是好孩子》《兰花恨》《排水风波》《智谏》《柳花回家》《长山怀念张将军》《赋圣宋玉》《宋玉传歌》《管庄佬》等剧本、小说、曲艺、诗歌各种体裁的作品600多件,200多万字。获得“全国群星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戏剧文学奖”、“湖北省剧本文学奖”、“省百花书会创作奖”、“全国蝮龙杯小说奖”等国家和省、市级奖励70多件。在宜城乃至全国最先用文艺作品弘扬宋玉文化和楚文化,长篇小说《赋圣宋玉》,于2014年入选第二届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项目,2018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1994年就被评为国家二级编剧,2003享受襄阳市首届政府津贴、2016年襄阳市第二批“隆中文化名家”评选为拔尖人才、2017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杨捍东,男,59岁,群众,中国残疾人书画联谊会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宜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宜城市残疾人书画协会会长,宜城市肢残协会主席。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移动通讯杯”、《中国残疾人优秀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大成》,襄阳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竞赛一等奖和《湖北省优秀书法指导教师》称号等。1998年,创办宜城市首家书法培训学校“捍东学堂”,迄今受培训学生逾两千人,办学堂搞书法培训,残疾人学员,贫困家庭学员学费、用具等全免,连续十年到城乡学校,义务为学生传授书法知识100余次,计200多个课时,赠送书法作品共60多副。2015年成功举办宜城市首届“捍东学堂杯”全市中小学生书画竞赛,被市政府授予“最美宜城人提名奖”。连续十年自备红纸笔墨积极参与市文联及书法协会组织的下乡送书法作品和送春联等活动,让老乡们都能过个喜气洋洋的新年。同时多次为乡村、学校和企业免费制作文化墙,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应有贡献。
曾照元,男,79岁,中共党员,刘猴镇人,襄阳市级名录麒麟送子传承人。擅长手风琴,编写并导演文艺节目。原任李垱文化站站长。从事文化工作四十余年,退休了任没忘记文化工作,特别在新时期,经济发展飞快,精神文明更为重要,文化工作要跟上形式发展,参加了业余群团组织,“市老中年歌友会”在团队担任音乐伴奏,团队不光唱红歌,节假日还排演文艺节目,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文化工作为环卫建设服务。主抓的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麒麟送子”,2017年拍摄的“《文化传承,麒麟送子》在中央电视台播送,参加过湖北省先进文化经验交流会。主撰写的《匪首吴海龙》已出版;曾两次被授予“省先进文化工作者”、十年贯被县里授予“先进文化工作单位”、“先进文化工作者”;编写的文艺节目多次在县里获得一等奖,经常辅导农村业务文化宣传队。
朱秋菊,女,56岁,群众,市老年大学瑜伽和舞蹈基础班教师。该同志擅长舞蹈编排。2012年编排的舞蹈“谁不说咱家乡好”在我市组织的“凤舞宜城”快乐达人秀公开选拔赛中获得银奖。2013年编排的舞蹈“扎西德勒”在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贯彻十八大 舞动新宜城”“荣豪杯”民间艺术大奖赛中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市“满江红”文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编排的舞蹈“舞动旋律”、“呼唤绿荫”在市委、市政府主办“畅想中国梦 舞动新宜城”“地税杯”全市广场舞大奖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创办小舞者舞蹈学校,辅导的学员参加全市各项大赛,多次获得奖项。创办了星海国际小舞者舞蹈艺术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表演如今小舞者艺术中心的学生已桃李满天下。
章立功,男,51岁,市太极拳协会教练。2011年任教练员,带领协会队员参加了福建泉州举办的全国邀请赛,获得集体42式太极剑亚军,个人单项获42式剑冠军,突破宜城历史记录,随后连续七年参加襄阳市太极拳竞赛活动,在42式太极剑团体项目上次次争冠,2018年、2019年在参加襄阳市太极拳比赛中荣获42式太极剑第一名。从事国家太极拳剑规范套路教学数十年,带出来的学生不计其数。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在公园教太极拳剑,细致耐心,一遍又一遍的义务教学,十年如一日。现在大力推行国家竞赛套路湖北武当武术,整个宜城从开始的几个太极拳爱好者到现在近千人的太极爱好者,都是在他的授课中成长起来。今后他会义无反顾的将太极文化,将武当武术文化推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林李辉,女,50岁,中共党员,市财政局工作,业余在宜城市楚之韵合唱团历练。2016年11月组建“楚之韵合唱团”,属于民间群众组织。短短二年多,她由初始几个人发展壮大到现在30多人,其成员全部来自于我市各行各业的中老年声乐艺术爱好者。艺术团已形成较大规模,大合唱、小合唱、独唱、男女声二重唱、混声四重唱、舞蹈、戏曲等,已成为一支文艺多样化、演艺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团队。多次参加省、市两级举办“湖北省中老年人才艺大赛”。积极参加市举办的最美宜城人暨“宜城百佳”颁奖大赛晚会、双拥”暨争当宜城市百佳文艺晚会、“美丽是我家”文艺展演、九九重阳节文艺晚会等。2018年获“湖北省第十三届中老年人才艺大赛”铜奖,2018年获“龙庭华府”杯才艺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