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树立先进模范标杆,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宜城市组织开展了“宜城百佳”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积极推荐和报名,涌现出一大批比思想、比作风、比技能、比实绩、比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奋发向上,广大群众埋头苦干、激流勇进,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根据评选结果,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被评为2019年度“宜城百佳”的龚明等100名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宜城市委组织部、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宜城百佳”事迹简介,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向受表扬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盯“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奋力谱写宜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期推出“宜城百佳·能工巧匠”事迹简介,敬请关注。
王连庆,男,55岁,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焊工班长。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湖北省首席技师”。他在设备焊接、带水补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发明和推广了“焊条电弧焊(结ei507)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铝的半自动氩弧焊,横焊和立焊的焊接技术”、“钨极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参与了“1603#-6万吨硝基甲笨储罐建设项目”任负责设备、工艺管线的焊接指导工作;“6万吨一硝基甲苯及2.9万吨甲基苯胺改扩建项目”任负责设备、工艺管线的焊接指导工作;“邻硝罐区改造、对硝罐区管线改造、ZHJG项目中转储槽设备安装工程”任负责设备、工艺管线的焊接指导工作。编写了“不锈钢冷器带水补焊操作法”、“碳钢冷凝器带水补焊操作法”及“钛材设备焊接操作法”等多部指导性材料。2014年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银光集团技能大赛第二名,北化集团技能大赛第五名;被授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15年获湖北省技能大赛第九名。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被湖北省授予“楚天名匠”荣誉称号、襄阳市“优秀技能人才”称号。
王晓飞,男,33岁,群众,宜城市简朴寨餐馆厨师长。人穷不是命运,技术改变人生。他中学毕业后,走出山区,自立创业,爱上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传统饮食技术这行工作。他爱岗敬业,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练实干。经常学习研究食材的变换应用和调料比例搭配方法,古今传统结合,利用各种食材,药材,调料综合配置,烹饪出有药理性、营养性的养生食品。创造性的把食品做成多花样,多品味的独特风格。他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学会了食材雕刻技术,科学性的把各形状的食材雕刻出树绿,花艳,竹盛,鸟闹,龙腾,凤舞等艺术品,来装饰食品的美丽,富有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2016年参加第九届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荣获银奖;2018年在湖北省“工匠杯”楚菜技能大赛荣获金奖;2019年参加第二届宜城文化旅游节”虾王争霸赛”荣获银奖。
朱云峰,男,47岁,群众,市博物馆文物修复高级技师。该同志自1995年9月一直致力于文物修复与考古发掘工作,为市文物修复和考古发掘事业发挥一技之长。拜师于中国青铜器文物修复大师易泽林门下,从师二十多年来完成21项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工作,共保护修复青铜器3000余件(套),21项通过文物保护技术专家组验收,另两项正在实施中。参加了宜城植保站墓群、马岗墓群等考古工地的勘探、发掘工作。共勘探工地三千余亩,发掘墓地、遗址百余座,出土文物千余件。2005年和2014年与师傅易泽林一起获得了“全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优秀奖”和“《云工奖》金奖”荣誉证书。总结发表了《浅谈战国方策修复与研究》一论文。经过实践经验,与师傅一起研究出了多套文物修复工具,其中两项报国家专利并于2018年已获得批准。
邹志飞,男,33岁,宜城市名师美容美发店高级技师。他2011年在武汉学艺成功后回到宜城,创办了宜城市名师美容美发店。他把自己的一身本领带给家乡的美发行业,迅速成为了地区行业标杆。8年来,他每周组织不同级别的店员开展三次技术培训,每年选派部分店员到国内外学习三次,在全店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名师美容美发店由当初的一家小店发展到地区最大规模行业连锁,拥有10多家专业美发,8家专业养发和一家专业美容以及全国百余加品牌加盟店,目前公司拥有多个明星造型师,拥有多个行业培训导师全国授课。他始终把培养年轻人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技能放在首位,让他们有了社会生存能力,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坚持每月带领员工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福利院、聋哑学校为老人和小孩们进行爱心服务,为社会送上爱心和温暖。
王雪峰,男,29岁,群众,宜城市兄弟商贸有限公司维修技师。他2017年前往河南进行一个月的学习深造,获得了东风风神维修技师的资格认证,2018年参加东风风神第七届技能大赛,顺利进入决赛并参加了在孝感举办的技能总决赛,取得可喜的成绩。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公司举办的技师大赛冠军头衔。2019年上半年参加了东风风神内部机修工资格考试,成功获得了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的资格认证。在日常工作中,王雪峰师傅总是用最热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客户,其中半夜救援抢修的经历都多到数不清。王师傅总是用自己最淳朴的态度最精湛的技术去为每一位客户服务。在公司里王师傅也是当自无愧的老大哥,不管是技术还是人品,别的师傅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王师傅,而王师傅也是毫不吝啬的倾囊相授。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一定会立足这个行业,一直走下去。
肖光景,男,40岁,群众,中国电信宜城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副主任。2019年,宜城分公司共有16台老旧OLT需要割接退网,时间紧任务重,数以万计的用户数据都需要人工的核对。针对这种情况,他积极学习刻苦钻研脚本编写,不到半个月时间实现了大部分工作由脚本自动完成,从一周退网一台OLT到两天就能退网一台,同时由于是自动完成也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减少了故障发生率及用户投诉,在一个半月时间就超进度全部完成了16台老旧OLT的退网工作。2019年宜城分公司受理了数字城管和路灯管理所的物联网业务,做为一项新兴的业务,接到任务后,他一边设计组网方案,一边与客户一起测试APP使用,经过半个月加班加点的辛勤工作,终于完成LNS服务器配置及终端APP上线工作,按时完成项目交付使用。他从业20年来,机房核心设备从未出现过重大通信事故,切实的保障了客户的使用。
何炜,男,36岁,中共党员,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郑集供电所副主任。几乎每个周末休息的时候,何炜都会来到他的办公室,摆弄一桌子的各类电表,研究创新,一头钻进去就忘掉了时间。何炜常说:“从2003年退伍参加工作起,16年来我就干了计量装表这一件事,所以必须要把它干好,我要用电表的精确来衡量自己,用“工匠精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装表接电中,一块高压表计如果安装出现异常,仅接线的错误种类就有900多项,而要查出这个细微的错误,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故障判断、异常分析、差错修正等高超的技能。他参加工作以来,手里攥满了各种荣誉,经他手安装、校验过的大大小小的电表不少于几万只,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错误。如今,900余项错误方式的相量图全部印到了他的大脑里,专业成了爱好,职业素养与业务技能与日俱增,成了专家,在去年宜城公司“装表接电”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叶小敏,男,38岁,宜城大山合菌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能手。他自2008年加入农产品团队以来,便以厂为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管理知识、深钻专业技能,经过11年的辛勤努力,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成绩,终于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操作能手”和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干部。2016年、2107年、2018年带领本部门连续三年获得大山合集团优秀部门奖和优秀员工奖。成绩的背后总是蕴含着勤奋的汗水,2008年进厂的他在车间一线一干就是11年。在此期间,他高度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和业务能力,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力争学习一方面知识,解决一批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公司生产能力的提高,需要设备的不断更新,他总是深入一线,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确保设备精准运行,不出差错。
王宏琴,女,47岁,中共党员,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技术教练。她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她始终坚持加强纺织理论研究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成为公司名符其实的理论权威和技术能手。她精心编写的一整套天舒纺织操作规程,成为公司一直遵守的操作典范;她独创地将细纱传统中的“中指轻挑接头法”提升为“绕管接生头法”,极大地降低了断线率和劳动强度;她组织成立的“技术攻关小组”,持续参与研发,使公司获得国家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认证证书,15项国家发明专利。长期以来她都格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作为一名管理技术人员,她一直在不懈努力。
李启峰,男,47岁,群众,宜城市华龙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他21岁做学徒工,一天干十几个小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已全面掌握了混凝土、模板、钢筋、架子等多个工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专业技能日渐成熟,成为了能独挡一面的专业工。他在建筑业打拼了10年之后,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活,从一个普通工人干到班组的帯班人,管理着几十人的劳务队伍。在工作的实践中,他发明了一个可拆卸式、可360度自由转换的圆筒输送器,有效解决了地下室混凝土浇注难题。正是这不起眼的小发明,让很多项目提前完成了节点计划。2011年,他带领混凝土班组全程参与了大山合工厂的施工。该工程得到了市住建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赞扬。该工程也创造了安全、优质、高效三合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