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回望新时代伟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锲而不舍贯彻落实这一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5年6月12日,在江苏省如皋市城南街道桃林社区,青年党员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微宣讲。
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
进入新时代,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的中国共产党,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直面“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进一步强化“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高度政治自觉。对于党的十八大后党的建设如何开局破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回忆:“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3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言简意赅、特色鲜明。
切口准。规定聚焦改进工作作风、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从严提出要求,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举措实。规定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提出一系列诸如“开短会、讲短话”“不铺设迎宾地毯”等内容通俗易懂、指示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措施,确保作风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更加真实有感。
要求严。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会议“讨论时,中央政治局同志都提出要严些。开始有的规定写的是‘一般’怎么样,大家说还是‘一律’好。没有硬杠杠,最后都成了‘二般’了”。规定全文多由强制性特别是禁止性规定构成,极少设置“但书”或者原则性例外,对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了许多“不舒服”“不自在”的要求,释放出“严”字当头的强烈信号。
上率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审议规定时要求,“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抓住“关键少数”,层层落实“一把手抓一把手”,自上而下推动党内作风改进提升,彰显党中央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责任担当。
以身教。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为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作出了表率,为全党树立了标杆,给全国人民以信心和力量。党中央率先垂范,形成巨大的“头雁效应”。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短短几年,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
“小切口”推动作风建设“大变局”,“小支点”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杠杆”。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丰富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开启了党内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一子落而满盘活”,全面从严治党由此开局破题,开辟出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一年一度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听取报告等,都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通过部署谋划、武装思想、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持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国家统计局2024年调查数据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3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央八项规定后,2017年10月27日、2022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闭幕第三天,两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均设审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议题。从十八届伊始立下规矩、开局破题,到十九届进一步深化细化,再到二十届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连续3届、横跨10年,3场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一以贯之聚焦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研究部署,将加强作风建设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政治高度来谋划。
8次党内集中教育。党风是表现,党性是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8次党内集中教育,都将锤炼作风、增强党性纳入目标和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党性“补钙”“加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以学正风;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不断拧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思想基础。
20余部中央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20余部涉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中央党内法规,为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例如,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统筹规范精简文件会议、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督查检查考核等,《规范地方党委政策性文件制定工作规定》推动地方党委文件精简数量、提高质量、改进文风。在厉行勤俭节约方面,制定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在正风肃纪方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列为重点查处内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四风”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等列为问责情形。
141个月、110万起。2025年6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已经是连续第141个月公布月报数据。2013年年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月报机制、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正式建立。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0万起,中央层面通报典型案例66批、400余起。141个月、4200多个日日夜夜,紧盯不放、寸步不让,纠治“四风”的攻坚战、持久战一刻都不曾停歇。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回望过去,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开局破题之举,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时至今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已成为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化风成俗之举,更是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勇于自我革命的久久为功之举。展望未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将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贯彻执行下去,确保“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不蒙尘。
持续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相关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立规明矩,用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包括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完善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等。修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评比表彰、创建示范活动的管理办法,健全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制度,从严从紧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等等,通过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法规制度轨道上向纵深发展。
持续狠抓贯彻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加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大核查通报力度,压实各级责任,强化跟踪问效,深入系统整改、源头治理,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对“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新动向精准识别、露头就打,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纠治“四风”顽瘴痼疾。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宣传培训、指导提醒、调研评估、信息公开、信访反映等多种手段,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常态化长效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化风成俗。
来源:《旗帜》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