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邬玲玲 简小雪通讯员邵李研华报道:从“水患窝”到“风景线”,从“生态包袱”到“致富源泉”,郑集镇魏岗村从“学堰河”到“比堰河”再到“看魏岗”,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始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振兴之路。

郑集镇魏岗村350亩荷花基地
盛夏时节,踏入魏岗村,350亩荷塘便以接天莲叶的气势扑面而来。粉荷垂露、白荷带雨,15种观赏莲在风中摇曳,花期从5月绵延至10月,勾勒出“春赏小荷尖尖、夏醉芙蓉映日、秋品莲蓬清香”的四季盛景。谁能想到,如今这片荷花映日、甲鱼肥美、游客如织的宝地,三年前还是“雨天涝、晴天荒”的低洼地。

游客拍照打卡
“过去一下雨就内涝,水排不出去,庄稼被淹,村民苦不堪言。”郑集镇魏岗村党委委员雷艳云回忆道。
魏岗村地处汉江和蛮河之间,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低洼地、涝田较多。过去每逢雨季,经常遭受水淹,低洼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庄稼,土地产出效益低。为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增加村民收入,魏岗村转变发展思路,将原本易涝的冷浸田改造为藕鳖共养池与荷花观赏池,把藕鳖共养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开创一条绿色共富的新路子。
“我们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学习堰河‘生态资源变现’的思维,将‘水患’这一劣势变为‘水利’优势,探索‘莲藕+甲鱼’产业项目。去年6000斤甲鱼一上市就售空,每亩年增收2.4万元。”雷艳云介绍道。
同时,魏岗村学习堰河“群众共建共享”的参与机制,以“村支部+莲藕合作社+农户”模式,党员干部带头以土地、资金入股,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村民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又能在采藕、养鳖等环节就业,真正让村民从“生态旁观者”变为“发展参与者”。
“后来我们又创新了‘莲花+乡村游’项目,引进睡莲、王莲、太空莲等15个观赏莲藕新品种,花期从5月持续至10月。去年,我们依托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修建观光步道、观景台和紫藤长廊等景点。”雷艳云说。
“莲花+乡村游”的发展思路不仅改善村庄环境,还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借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魏岗村已形成集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乡村,荷花基地已经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村里游客量持续攀升,日均接待游客可达上千人次,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今年靠着‘荷花经济’,村里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村里提供了30余个季节性就业岗位和摊位,帮助12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达15000元,附近餐馆的客流量也大大增加。”雷艳云说。
“现在正是看荷花的时候,店里的生意火爆,今天一共接待了七桌客人。”郑集镇魏岗村吉祥餐厅老板李燕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说。
村民余志平感慨:“以前涝洼地种啥亏啥,现在环境美了,我们在家门口摆摊,旺季一天能收入300多元。”
魏岗村的华丽转身印证:守护好绿水青山,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建设好生态家园,就能铺就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魏岗村的荷香,散发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芬芳,更是乡村振兴的蓬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