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勤通讯员戴欣蕊报道:“正密集对接日本三家头部药企,加速推进药品在日注册,为原料药进军国际市场扫清关键障碍。”近日,湖北天舒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天舒药业”)副总经理张进栋手持刚获批的《医药品外国制造业者认定证书》,语气中满是振奋。

天舒药业鸟瞰图
这份由日本厚生劳动省于7月22日颁发的证书(简称“AFM认定证书”),是日本医药市场对境外药企的“准入通行证”——它标志着天舒药业的生产场地、设施设备及质量管理体系,已完全符合日本《药事法》严苛标准,不仅为企业叩开日本医药市场大门奠定基石,更成为其推进原料药国际注册、迈向全球化的“里程碑”。

天舒药业获得的《医药品外国制造业者认定证书》
据了解,国内获得AFM认证的原料药企业多集中于沿海发达城市。而扎根宜城经济开发区、2023年7月才正式投产的天舒药业,何以在短短两年内突破全球竞争壁垒,实现多数企业需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达成的国际市场准入目标?
天舒药业由宜城天舒纺织与南京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自诞生起便锚定“高端化、国际化”方向,聚焦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投产之初,企业便高标准引入DCS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及安全监测平台,建成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同时依托威凯尔医药的技术支撑,快速搭建创新药合同研发生产(CDMO)服务能力,从硬件设施到技术体系,全面对标国际医药市场合规要求。
企业的“加速度”背后,是宜城市“精准化、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
宜城市科经局主动对接,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仅用15个工作日便解决环评审批、用地规划等落地难题,让项目快速投产达效。累计助力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项目20余个,成功拿下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项目资金600万元、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改专项资金540万元、省预算内技术研发平台资金200万元,为技术研发与产能升级注入“活水”。
2024年7月,中南民族大学叶恒朋教授以“科技副总”身份入驻,精准攻克生产废气高效处理、高COD含盐废水治理等技术瓶颈;宜城市人社局联动省内外高校,落实人才招引政策,30余名药学、化工专业大学生成功入职,填补人才缺口。
2024年底,企业因产品供不应求需扩产,却面临现金流不足,担任企业“服务保姆”的宜城市科经局副局长贾东第一时间对接中国银行襄阳分行,为其争取到宜城市首笔1000万元“科创贷”——该贷款全线上审批、年化利率仅3.1%,支持随借随还,及时化解扩产“燃眉之急”。
“我们围绕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构建‘培育—扶持—壮大’全周期政策链,就是要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拓市场。”宜城市科经局局长张世杰说。
如今,天舒药业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能:2025年上半年产值近2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3亿元。“拿下AFM认证只是第一步,我们将加大技术创新和固定资产投入,加快二期项目建设,提高高端原料药产能,并向欧盟和美国等市场提交产品注册申请。”湖北天舒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龙信心满满。
“我们不仅要让企业‘能创新’,更要帮企业‘闯市场’。通过构建‘技术转化—政策扶持—市场扩张’的良性闭环,推动更多‘宜城造’医药产品走向全球。”宜城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代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