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志克 石涛记者李勤
“9.5亩黄桃,17亩黄金梨,再加上林下套种花生、油葵和红薯,今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8月5日,宜城市南营办事处金山村果农胡世云掰着指头算起收入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社员,胡世云尝到了村集体改革发展的甜头。跟着合作社实行精细化种植,胡世云一改以往重产量轻质量的传统思维,今年开始给黄桃疏花疏果,种出的精品黄桃单个重量超过3两、糖分超过13%,田头价每斤最高达7元。“一亩黄桃纯收超过4000元,明年进入丰产期,收益会更好。”
金山村地处宜城市东部山区,土地贫瘠,曾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结合自然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刀阔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确立了以林果、苗木、药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现已建成万亩优质有机林果基地。
但最重要的变革,源于2019年底组建的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村党总支书记王家国介绍,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的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由金山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湖北恒源商务有限公司、老河口市春雨苗木专业合作社、宜城市群博林果专业合作社四个经营主体联合组建。
“这是一种由‘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民营企业+农户’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营联合体,‘四方合作’实现了从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生产过程管理到品牌包装、市场销售的全过程、全环节紧密合作与互利共赢,现已吸纳社员176户。”王家国介绍,今年,村集体以700亩的一期黄桃基地入股楚金山合作社,预计到第四年,村集体分红可达170多万元。
此外,结合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金山村清理出集体发包地3900多亩,由金山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经营村集体资产资源,集体发包收入达到47.99万元,固定资产发包收入8万元。
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针对41户长期在外打工、贫困无劳力农户的2100亩承包地,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推出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并搭载2家新型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农技、农资、劳务”四项服务,实行“六统一”管理,帮助托管农户亩平增收2500元左右。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托管服务费收入2.4万元。“2016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11.71万元,今年预计超过100万元。”王家国说,这包括自然资源发包收入达到47.9万元、楚金山合作社分红24万元、储备林苗木生长收入15万元、固定资产发包收入8万元、土地托管服务收入2.4万元等。
下一步,金山村党总支将通过“金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农户确权的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大规模发展林果产业,然后实行返租倒包,按户平15亩将林果基地划片发包农户,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或半托管服务,丰产期农民户平纯收入预计达到12万元,村集体经济托管服务费收入6万元。目前,该村已将120块小田集并为18块大田,集体增加耕地500亩,全部种上了黄桃,集体经济预计增收10万元。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