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马文林:身残志坚 养牛脱贫

记者余倩通讯员胡明慧在流水镇余棚村,身残志坚的养牛“达人”马文林成了大家学习的楷模。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她奋发图强、不怕吃苦,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改变了穷困潦倒的生活面貌,成功脱贫致富。

由于曾患小儿麻痹症,马文林腿部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父母年迈多病,两个孩子上学,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她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每年几万元的医疗费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马文林决定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走养牛脱贫之路。没有技术,她就向村里养牛大户学习;资金不足,她就申请以奖代补资金并向亲友借钱。几经艰难,终于让养牛走上正轨。

期间,两个小孩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父母看病享受惠农政策并免费购买医保,这些都为家里节省了很大的支出。在扶贫政策帮扶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日子逐渐好转起来。2016年年底,马文林家成功脱贫,摘掉了穷帽子。

然而,养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马文林的牛棚设置在自家院子里,长期散发异味,污水横流,影响家人生活,邻居也很有意见。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积极协调,多方申请,2018年8月,在她家屋后的空地上,免费盖起了三间占地84平方米干净整洁的新牛棚,并协调引导她与嘉博文公司签订牛粪回收协议,改善了居住环境,增强了发展后劲。随后,扶贫干部又帮她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扶持她将养牛规模从原来的5头发展到现在的13头。

如今,马文林家仅靠养牛,年收入达6万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宽裕。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能养得起这么多牛,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我要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马文林高兴地说。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