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丛阳实习记者王三格通讯员王君一“你这玉米质量不错,干湿度也刚刚好。”8月17日,在孔湾镇留留专业合作社,刘志华正忙着在地磅上检测附近村民拉过来售卖的玉米。
刘志华检测玉米干湿度
刘志华原本在孔湾街道从事农资生意,近几年,随着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农资生意行情艰难。他开始思考其中的症结:“打工经济造成农村全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导致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为啥不直接去种田,达到双赢目的呢?”
说干就干。2018年,刘志华回到老家孔湾镇许岗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并于次年成立了留留专业合作社。从前,刘志华只需要做好自家的生意,现在,他怀揣着全村致富的希望,合作社不仅自己种地,还帮助附近村民经销农副产品。
刘正华在田间(左)
当前正值玉米收购和白菜地翻耕时期,刘志华经常和前来务工的村民们一起忙碌在收购现场、田间地头。
66岁的望家忠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两个女儿出嫁,老两口仅靠5亩农田维持生活。从2018年起,望家忠就开始在合作社里帮工,收入比较稳定,“合作社离我家就300米,出了门就能工作,平均每年能增收万把块钱”,望家忠满意地告诉记者。
像望家忠一样,前来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共有20多个,他们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和贫困户,合作社的成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谋生方式,即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
刘志华说:“合作社平时的看管和打理,我们尽量照顾周边的老人和贫困户,动员他们来合作社打工,增加他们的劳务收入,仅去年就发放工资近26万元。”
刘志华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