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锋 通讯员庹榜碧
作为与居民们离得最近,接触也最多的社区医生,窑湾社区卫生室孙童瑶医生第一时间加入了防疫工作,入户检测、防疫指导、卡点排查,筑好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做好疫情防控的基层守门人。
越是危险越向前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窑湾社区七组“武汉返宜”人员贾某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接到指令后,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孙童瑶医生和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石小燕赶往窑湾社区七组,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并配合鄢城卫生院医务人员、窑湾社区干部,对患者房屋及周边进行彻底消毒。
该疑似病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后,孙童瑶每天到密切接触者家中进行一天两次的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一天两次的上门检测体温,宣传新冠疫情的防护知识,讲解防控常识,深入开展心理疏导,示范佩戴口罩、自测体温、消毒灭菌、肥皂洗手等防控基本动作,叮嘱社区居民要居家隔离防护,加强自我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注重保暖预防感冒。在对窑湾社区七组密切接触者重点防控的15天里, 孙医生不仅教会了他们疫情防控知识,还为他们送去所需的粮食、蔬菜、药品,帮大家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应急出诊连轴转
疫情防控期间,药店停售治疗发热咳嗽药品,居民到医院就诊要通过所在社区医生确认并统筹安排。 孙童瑶医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进行常规诊治,还负责起窑湾、前进路、陆公堤等三个社区的配药、送药工作任务。
2月16日23时左右,刚下班回家躺到床上的孙童瑶接到居民打来的求诊电话,小孩腹痛难忍需立即救治。他急忙穿起衣服、提着药箱赶往诊治,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
凌晨两点多,急诊电话再次响起,他又和妻子一起应急出诊……居民的求诊电话就是他出诊的号角,每天不分昼夜在这三个社区奔波,累计出诊280多次,其中深夜出诊46次,为社区居民配送药物400多次,为社区居民解决求医问药问题,为广大居民居家防护“宅的住、住的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战“疫”实践暖人心
“医者父母心”是帮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最强心理支撑。2月8日,窑湾社区五组一李姓居民出现发热症状,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王辅涛通知孙童瑶,一起前往李某家中。孙童瑶医生按照应急响应预案流程,初步诊断,上报情况,对接送医;2月14日晚,李某的妻子孔某有发热症状,孙童瑶再次对接送医隔离。
李某和孔某夫妇前后被隔离,他们6岁的女儿没人照看,成为李某夫妇的心病。 “我们社区干部和孙医生轮流照顾,托管给孩子的亲戚,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你们夫妻选一个,我们保证安顿好小姑娘。”王辅涛和孙童谣一起给李某夫妇保证。
夫妇二人选择了爷爷奶奶照顾,尽管当晚风雪交加,孙童瑶和社区书记一起将孩子交到爷爷奶奶手中。安顿好孩子后,已是夜里11点半,给李某和孔某夫妇报了平安后,二人心结打开了,安心地配合隔离观察,很快痊愈并同时解除了隔离医学观察。
疫情防控期间,孙童瑶还帮助过抗美援朝独居老兵、汉江边流浪老人,他的医者仁心被窑湾、前进路、陆公堤等社区的广大居民交口称赞。
(编辑:李勤 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