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树立先进模范标杆,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宜城市组织开展了“宜城百佳”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积极推荐和报名,涌现出一大批比思想、比作风、比技能、比实绩、比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奋发向上,广大群众埋头苦干、激流勇进,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根据评选结果,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被评为2019年度“宜城百佳”的龚明等100名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宜城市委组织部、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宜城百佳”事迹简介,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向受表扬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盯“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奋力谱写宜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期推出“宜城百佳·乡村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敬请关注。
程然,男,31岁,中共党员,郑集镇双龙村养鸭专业户。2011年6月毕业后回乡创业,从事蛋鸭养殖,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自己掌握了一套全新的养殖方法。从最初自养存栏量2500羽,服务鸭农12户,蛋鸭数量26000羽到现在自养存栏量60000羽,服务鸭农60户蛋鸭数量150000羽,并与四川、重庆浙江等地客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四乡创业到现在,8年时间累计为养殖户增收2000余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为养殖户解决了蛋鸭养殖管理和疾病预防的诸多难题,并形成了鸭苗-饲料-药品-鸭蛋-淘汰老鸭一条龙服务,与江西、江苏、安徽、四川、重庆、湖北等地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养殖户解决了卖蛋难卖鸭难的问题。该同志致富不忘乡里,以自己所学,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蛋鸭养殖技术,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本村和邻村的农民养鸭产业,促进周边农民共同增收致富。
胡芹,女,45岁,王集镇街道居民,建芹家庭农场农场主。该同志于2000年从宜城市棉纺厂回到王集自主创业。现在主要是蔬菜购销,年营业额达一千多万元,年收入达五十多万元。2008年她发现种包菜或娃娃菜效益不错,于是到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市场进行考察,落实好销路后,发动亲戚朋友和自己一起种菜,实践证明种菜效益比种粮食效益好。尝到甜头的她于2011年成立了建芹家庭农场,无偿为周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民种菜无后顾之忧。先后带动方各村、槐树村、庞居村等七八个村的一千八百多户农民走上种菜致富路,仅这一项就为王集人民增收七百多万元。为了让跟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她在已建成一千个平方的仓库的基础上,计划成立一个注册资金500万,年销售额达5000万的现代农业公司,修建一座5000立方米的冷库,彻底解决在行情低迷时蔬菜滞销的问题。
冯德红,男,53岁,中共党员,南营南洲村果木种植专业户。该同志自1986年起开始做农副产品贸易生意,2003年承包了南州村2组和10组的300多亩荒山,此后逐步发展,又获得了多处荒山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截止今年已承包荒山近7000亩土地,并从北方果树研究所买进200元一株的高档桃树苗,聘请北方果树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安徽环宇果树研究所的农业专家,每年来南洲村指导种植工作,带动了周边果树产业的发展。为了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同志计划投资1000万元,兴建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生态园集农、林、牧、工、商、贸、医、娱、教等多重功能,分成垂钓区、林木区、儿童游乐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等多个区域。目前已请香港的设计师设计了生态园的图标,请意大利的园林专家设计了生态园的规划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李贵金,男, 62岁,中共党员,湖北楚绿虾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该公司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已成为宜城农业转型、农民致富亮点,仅当地就有3000多户农民参与养殖小龙虾,使小龙虾慢慢变成了大产业。面对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学习参观的农户,他不仅耐心讲授,有问必有答,还在公司专门建设了培训教室,邀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领导、潜江水产专家等来宜城为农户免费开讲授课,两年多来共举办各类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员1200余人。他还注册了宜城楚绿大虾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周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养殖小龙虾,不仅免费送技术,还为农户提供虾苗、虾草、饲料等各方面便捷服务,此举共带动30多户100多农民实现收入翻倍,在他的引领和示范下,宜城虾稻共作面积突破10000亩,其经营模式还登上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栏目。
卢斌,男, 53岁,中共党员,板桥店镇李湾村人。2013年成立家庭农场,承包经营现有耕地240亩,拥有农业全自动机械3套。引进优质水稻、小麦、油菜品种,采用化肥使用减量增效的技术措施,85%的面积施用有机微生物肥,亩增收300元。近年来,采用稻虾共作方式养殖小龙虾30余亩,深入潜江、仙桃等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并邀请有关专家到农场所在地实地查看,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养殖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收获,仅稻虾共作30余亩,年获取纯利润十余万元,亩平比水稻增收3000余元。带动本组及周边6组、7组、8组1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002年担任组长以来,把该组2002年以前全市有名的上访组,转变成现在17年来无一人上访的明星组,多次受到镇政府、镇党委的表扬。通过自己建立家庭农场,示范带领全组47户、158人发展脱贫致富,多次受板桥店镇政府的表彰。
王强,男,32岁,宜城市国庆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辐射带动5200多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对被扶持的农户实行“三优两扶”的致富套餐,并提供技术服务。新建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严格管控质量安全,创建当地肉牛品牌。2016年在王集镇联合村和南营街道办事处桐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示范带动贫困户20户发展养牛脱贫。他积极参与桐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修建乡道;带动村民养牛,提供村民养牛的启动资金,为养殖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为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帮助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2017年以来结合养牛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粮改饲”,带领周边农户种植青贮玉米饲料,在为公司养牛基地以及其他养牛大户提供优质便宜的青贮饲料,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刘勇,男,44岁,雷河办事处新河村人,新沃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成立宜城市新沃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种植、销售、育苗、技术咨询、小龙虾养殖、鸭鹅养殖、深加工等业务。目前合作社现流转土地面积约1300余亩,辐射带动了95户发展种植蔬菜,11户养殖小龙虾、麻鸭、大白鹅等项目。公司统一定品种,统一育苗,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带动周边农户蔬菜种植和小龙虾等养殖,农户净利润8.3万元。该同志致富不忘乡里,2014年投资近50万元为老百姓架设抗旱泵一座,疏通沟渠1500多米,解决了干旱时期90多户居民、近1000亩田地的生产需水。2015年4月,出资10余万元加固了新河村水库堤坝, 2016年5月,出资3万余元为百姓出行道路修缮铺垫,维护机耕路1200多米,更好的满足了百姓的生产需求。
胡昌荣,男,57岁,中共党员,现任鄢城办事处木渠村党支部书记、木渠村村主任。在担任木渠村党支部书记十年来他立足岗位、心系群众,用辛勤的汗水,在平凡岗位上叙写了不平凡的故事。2011年他看准商机引领全村搞小麦种繁殖,让村民每斤小麦多买一毛多钱,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2年又率先创立农户自费卫生保洁制度,让村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村民生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也成了全办事处学习的榜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一马当先,主动包保四户较为困难的家庭。在他的带领下木渠村先后获得湖北省“绿色示范村”、2018年宜城市争星夺旗“红旗村”、2018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精准扶贫先进单位”等称号,现在的木渠村,村容整洁、环境宜人,人民生活富裕,堪称鄢城办事处“小组微生”的样板。
张雷,男,29岁,中共党员,刘猴镇人,湖北前程天宝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为村民提供优良品种和技术支持;和种植户签订合同,按保护价收购,保障种植户的利益。2000亩高端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使前程村的村民们获得“租金收入+劳务收入+种植收入”的多重收益。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用处,企业自筹资金平整土地2000余亩,修理沟渠1万余米,修建水泥路8公里,翻新、加固堰塘32口,修整泄洪闸10处,打水井5口。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率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当地150余住户的出行和用水困难。企业将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基础,努力打造“生产+加工+科技+休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辛有军,男,47岁,流水镇黄冲村果木种植专业户。该同志带头开展瓜棉种植模式,主动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种植经验。1997年春,辛有军到山东昌乐学习西瓜嫁接技术。学成归来,辛有军被聘请为镇农业技术员,指导全镇西瓜嫁接技术。2003年,辛有军引进台湾农友黑美人种植。流水镇黑美人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每年为流水镇创收3.5亿多元。2009年,西瓜产业受重茬制约,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为了寻求新的产业,6月,辛有军自费前往枣阳考察红桃种植,并签订了2000棵“美佳”树苗。为了提高水果档次,2014年卖完红桃,辛有军赶往湖南炎陵县考察中华锦绣黄桃种植。目前,在辛有军的科技示范和积极引导下,黄冲村红桃、锦绣黄桃和软籽石榴等果树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