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街道官庄村:智慧大棚抢农时 反季果蔬促增收

记者李勤 通讯员程前 李倩 程明月报道:连日阴雨过后,天气转晴,南营街道官庄村的零碳智能温室农业示范园内一派繁忙。11月16日,园区33个智能大棚紧抓农时,全面启动今冬反季节辣椒等蔬菜种植工作,为冬季市场供应和群众增收播下新希望。
村民们栽种作业
大棚内,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栽种作业。铺设滴灌带、栽种种苗、灌根壮苗、覆盖地膜……各道工序紧密衔接,现场忙而有序。据了解,为保障作物能在最佳生长周期内上市,33个大棚的种植任务预计在5天内全部完成。
“前段时间连续下雨,地湿无法作业,现在地干了,我们已经全部准备就绪,计划一周内完成所有大棚的种植。”零碳智能温室农业示范园技术员付向军一边查看刚覆好的地膜,一边介绍。
覆盖地膜
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本次种植全程依托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我们的大棚实现了温度、湿度智能一体化控制,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作。水肥一体机系统通过滴灌方式,将水分和养分精准输送至每株作物,确保营养和水分充足,维持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付向军补充道。
除辣椒外,园区还将试种羊角蜜甜瓜、嫩黄瓜等高附加值果蔬。若生长顺利,预计在农历新年前迎来首批采收,正好赶上销售旺季。
对于今年的收成,零碳智能温室农业示范园经理魏明信心满满:“别看现在刚栽下苗子,通过科学管理,预计80天左右蔬菜就能成熟,春节前可以上市销售。”
这批即将在春节期间上市的新鲜果蔬,不仅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新路径。
南营街道官庄村零碳智能温室农业示范园
据悉,零碳智能温室农业示范园项目由宜城市国投招商引资,与山东寿光菜小新公司合作共建。项目以“智慧农业+产业融合”为核心,构建从生产、加工、物流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其中,一期南营智能温室占地160亩,建成33座智能温室,种植面积达61980平方米,每年可种植两季果蔬。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控温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价值。

一审:向润菡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