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丽丽 王兴国记者李锋报道:宜城市刘猴镇黄金村村民曾宪珍从负债累累的建卡贫困户,到脱贫女能人,她用坚强和不屈书写励志人生,成为脱贫路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曾宪珍经营的小卖部
12年前,一张癌症诊断通知书,让她走上抗癌之路。2008年10月,市中医院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印着曾宪珍的病情——卵巢癌。
曾宪珍被推进了手术室,当腹腔被打开的一瞬间,熟练的医师也有点不知所措,曾宪珍体内的状况非常糟糕,即使手术,效果也不明显。
丈夫李新全本能拉着医生的手,说:“请您帮帮忙。”医生转身再次进了手术室,那一场手术一直持续到傍晚,医生已经竭尽所能。
当曾宪珍从手术室出来躺上病床的时候,医生的一句话让夫妻俩听得真切:“能不能熬过明天,一切还要看她的造化啊。”
曾宪珍暗暗告诉自己:我不能死,若是我不在了,儿女该怎么过。她告诉家人:不要在我面前哭哭啼啼,只会影响我的情绪。
接下来的三次化疗,花光了积蓄,用完了可以借到的钱财,病情依然一天天加重,原本平静的四口之家,短短五个月的时间猛然滑倒了贫困线以下。2009年2月,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病情又复发了,曾宪珍放弃了化疗,在回家的路上她陷入了沉思……
中医院副院长询问曾宪珍服用中草药治病情况
2009年2月,她决定不再依赖西医,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说,中医可以治西医治不了的病。她便试着在宜城市内的药店里看中医,抓中药,渐渐地感觉身体状况渐渐有了起色,曾宪珍的心中由升腾起一抹曙光,随即先后前往河南、河北等地求医问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中药费用花了将近两万元,早已债台高筑的家庭再也撑不起高额的医药费。
一个偶然的机会,曾宪珍来到黄金村卫生室开止疼药,那里有个老村医,早年通过师从的方式学得一些中医药适宜技术,闲暇时间也会上山挖一些药材,乐于分享一些小偏方为乡亲们解燃眉之急。
当曾宪珍聊起自己的病情,老村医拿出纸笔,写下了几味药材的名字,跟她说,不防找些草药试试。据中医药普查数据显示,宜城市版图范围内中医药重点品种达八十余种,曾宪珍所住的黄金村正好处于原生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刘猴镇山区。第二天,夫妻两人就背上竹篓上山了,起初不了解药材的性状和生长习性,一整天都找不了几颗,他们问遍了可以见到的路人,找遍了大山里的沟沟坎坎,折腾了一个星期,总算找齐了单子上的几味药材,他们找到老村医一一确认,然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采药、晒药、煮药、服药的生活。或许是草药发挥了作用,曾宪珍倔强地活了下来。
夫妻俩干农活
2013年,曾宪珍的病情趋于稳定。
2016年,村里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包保单位卫计局负责人龙彩葆,听说她的故事后,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并主动与其结对帮扶。驻村的日子里,总不忘转过来看看。龙彩葆说:“如果有山里难找的药物尽管开口,我们卫健系统可以对您无偿提供。”曾宪珍说:“这么多年挖草药,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需要的药材,去年到现在,我自己上山挖草药治病,再也没有在经济上给家里填过负担,现在,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扶贫扶志,扶贫队一直在帮扶着曾宪珍。今年,夫妻二人靠着努力已经成功脱贫,家庭年收入已经在5万元以上。
(编辑:刘毅 责任编辑: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