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镇讴集村:大山里种出“致富菇”特色产业促振兴

记者谢子恒 张尚东 邬玲玲 通讯员肖银桥报道:时下正值香菇采收季,流水镇讴集村的香菇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穿梭于菌棒之间,熟练地采摘、分拣、晾晒着今秋的收获,昔日的宁静山坳,如今因香菇产业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丰收的喜悦

走进村民李明灯的香菇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叠放,饱满的香菇撑开褐色伞盖,浓郁菌香扑面而来。李明灯穿梭其间,熟练地将菌棒上的鲜菇采下放入筐中,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

“我今年春栽种了四千多袋,秋栽种了六千多袋。目前春栽的已经进入成熟上市期,每桐香菇晒成干货能接近四两重,价值在十块钱左右,能收入四万多元。”李明灯说。

晾晒的香菇

李明灯的丰收,是讴集村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该村山林面积达五万余亩,生态禀赋优异。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起了规模达五万桐的椴木香菇种植基地,并通过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扶持村民走上规模化种植道路。

村民王苗便是这一扶持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多亏了村里的项目,我们承包了一万桐,在基地里自己种植。”王苗说,“算下来,平均一桐能有五元左右的收入,平日里再种点田,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成熟的香菇

为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持久的经济效益,讴集村在实践中探索出袋料香菇与椴木香菇并行的种植模式,并通过分批种植、错峰上市的技术,实现了香菇的四季产出,保障了收入的连续性。

讴集村组宣纪委员徐凯介绍:“讴集村依托自然优势,全村发展了椴木香菇十万桐,袋料香菇近三十万袋,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能达到三百万元左右。香菇种植已从零散的家庭副业,发展成带动全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